医患携手 共筑慢粒生命线 | 二附院举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主题患教会
金秋九月,希望盈怀。在第九个“国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日”来临之际,9月22日,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举办了“‘慢粒’人生,同样精彩”主题患者教育会,为慢粒患者及家属搭建了专业、温暖的医患沟通桥梁,用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助力患者对抗疾病。
金秋九月,希望盈怀。在第九个“国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日”来临之际,9月22日,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举办了“‘慢粒’人生,同样精彩”主题患者教育会,为慢粒患者及家属搭建了专业、温暖的医患沟通桥梁,用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助力患者对抗疾病。
2025年9月22日,正值第十八个国际慢粒日,泰安市中心医院血液病诊疗中心以“赋能患者,携手共管,乐享生活”为主题举办了患教活动,旨在搭建医患沟通桥梁,普及慢粒疾病知识,传递规范治疗理念,为广大慢粒患者注入对抗疾病的信心与力量。泰安市中心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、
“他才二十岁,他就是想活命,他有什么罪!” 这句来自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中的台词,曾让无数人潸然泪下。电影中那些挣扎求生的病人,他们共同的身份,就是“慢粒”患者。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天价药背后的无奈与挣扎,但你可能并不了解,电影背后这个真正的‘主角’——慢性粒
今天是国际慢粒日,今年的主题为:公平在行动,不让任何CML患者掉队。2008年起,世界将每年9月22日定为“国际慢粒日”,象征“9·22”染色体易位,旨在提升公众认知、推动规范诊疗、呼吁药物可及。随着酪氨酸激酶抑制剂(TKI)靶向治疗普及,慢粒已从“不治之症”
听到“白血病”三个字,王老师和家人的心都沉到了谷底。幸运的是,医生告诉他,这是一种进展相对缓慢的血液肿瘤 ,而且如今的医学发展,已经告别了过去只有化疗的时代,有了更先进、副作用更小的“靶向治疗” 。
血红蛋白:男性>120g/L,女性>110g/L(不依赖输血);血小板:>100×10⁹/L(无自发性出血,如牙龈出血、瘀斑);白细胞:4-10×10⁹/L(中性粒细胞>1.5×10⁹/L,无反复感染);无幼稚细胞(原始/幼稚细胞比例<5%,且持续稳定)。
一听到 “白血病”,很多人脑子里立刻蹦出 “活不久”“要骨髓移植” 的念头,吓得浑身发冷。但你知道吗?白血病有很多种,有的类型其实很 “温和”,只要治疗得当,很多人能像正常人一样上班、照顾家庭,甚至活几十年。今天就来说说这 4 类没那么 “凶” 的白血病,看完